2019/01/15發表,已被閱讀 39,797 分類:唱片評論

聽管風琴的炫技吞吐
余曉怡「器宇非凡」


在2018年底環亞音響展上,參加了高雄市電器公會舉辦的說明會,由主委黃裕昌宣布2019年高雄音響展紀念CD的彩蛋,將收錄余曉怡全新錄製專輯「器宇非凡」中的單曲,並在現場介紹音樂家本尊,我也拿到了這張熱騰騰新出爐的管風琴錄音。

管風琴可說是體積最大的鍵盤樂器,以「器宇非凡」錄製所在地的屏東演藝廳,從德國進口2793根風管,配置四十五支音栓、三層手鍵盤與一層腳鍵盤,德國管風琴公司為了加入「台灣特色」,加入了45根以台灣孟宗竹製作的「福爾摩笛管」,還有水平式喇叭音管、可移動式琴座與35呎風管等,都是屏東演藝廳這座新建管風琴的特色。


不過再好的樂器,還是需要人的演奏,才能發出感人的樂音,演奏家才是主導樂器的靈魂。在音響展的媒體見面會中,第一次見到余曉怡,年輕又有朝氣,不過她可是2014年第一屆台灣管風琴大賽冠軍,並經常舉辦獨奏會,目前事艋舺教會專任管風琴師,也在台灣神學院擔任講師。

優秀的管風琴演奏家得來不易,他們不像彈鋼琴或拉小提琴的人,隨時可以有樂器陪在身旁,想練就練,只有音樂廳與教堂才有管風琴,音樂廳要舉辦音樂會,教堂也經常性有宗教儀式或活動,不是隨時學生想練就練。我在歐洲行腳之時,遇過幾次學生練習管風琴,相信他們都是排隊安排時間,才有機會摸到真正的管風琴。從這裡可以感受到學習管風琴,難度可比一般鋼琴或弦樂器要高得多。


當我請教音樂家為什麼挑選屏東演藝廳錄製專輯,余曉怡直說:「其實每一部管風琴聲音都不一樣!」科班出身的管風琴演奏家,除了在台灣各地教堂體驗過大大小小的管風琴,也曾在兩廳院舉辦獨奏會,甚至遠赴維也納聖彼德大教堂,以及美國加州聖荷西大教堂,舉辦管風琴音樂會,與許多管風琴打過交道,當然有自己的「挑琴之道」。余曉怡說,其實國家音樂廳的管風琴聲音也很好,但是低頻稍微濃濁,屏東演藝廳新落成的管風琴,音色通透清澈,很適合這次專輯錄製的音色。

管風琴之所以聲音各異,不僅是管風琴製作的規模不同,還因為空間場域的不同,音色變化多端,對錄音師也是一大挑戰,必須要在直接音與空間堂音之間達到平衡,這樣才能展現出管風琴吞吐雄偉的氣勢,同時兼顧錄音空間大小的寫實感。擔綱錄音的邱新添先生在唱片內頁紀錄了錄音的想法,他堅持用「極簡設備、極短的訊號路徑」,所以在「器宇非凡」錄製時,他使用單點四軌麥克風錄製,同在後方架設立體聲麥克風收音,作為保險。從文字敘述中看得出來,最終錄音版本就是拿單點四軌麥克風錄製的音訊後製,而沒有用到立體聲麥克風的備用音訊。

「器宇非凡」第一軌就拿出份量極重的曲子:「巴赫D小調觸技與賦格曲 BWV 565」,從觸技曲的名稱,就可以猜出炫技的成分很高。音樂雖然從慢板開始,相同的旋律反覆數次,腳踏板踩下低音部湧現,接續十六分音符快速堆疊音群,目不暇給的音符,演奏者要控制三排鍵盤,還要腳踩踏板,在高低兩端堆砌壯闊絢麗的觸技曲,曲終連接賦格曲,又是十六分音符與三十二分音符快速流動的音群。

聽著余曉怡的演奏聲線流暢,主題明晰,而襯底的音群毫不混亂,即便是快速的音符觸鍵,音樂主題依然維繫著莊嚴的流動感。屏東演藝廳的聲響,帶著年輕有朝氣的模樣,中高頻段清亮通透,管風琴低頻段則維持著很好的清晰度,濃厚的低頻保持著清楚的顆粒感,即便是快速的彈奏,連音與斷音的細微變化,專注聆聽可以感受到演奏者對樂曲深刻的思考,用自己的風格處理音符的堆疊與樂句的表情。


接下來「巴赫: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則是大多數人耳熟能詳的曲目,余曉怡換上了端莊虔誠的樣貌,穩定平和的分解和弦,把這首宗教意味濃厚的曲子,唱得神聖莊嚴。如果您聽完這首曲子,回頭再去聽第一、第二軌的「D小調觸技與賦格曲」,一定可以比較出音樂家在這兩首曲子的表情,明顯有所不同。

CD第九軌與第十軌,又是巴赫的作品,C小調帕薩卡利亞與賦格曲 BWV 582。帕薩卡利亞是巴洛克時期發展成形的舞曲形式,以反覆的頑固低音為骨幹,反覆變奏的形式,以管風琴來說,頑固低音靠腳踏板鋪底,用8小節的主題,反覆變化出20次對位華麗的變奏曲。聽這首曲子,相對考驗音響系統的能力,低頻段要有穩定的鋪陳,中高頻段的聲響則豐富華麗,高低聲部相互呼應,還要聽出清晰的音樂線條,音響系統低頻段的扎實度非常重要。


第五軌與第六軌的孟德爾頌,以及第七軌的法朗克,進入了浪漫時期,雖然樂器依然是管風琴,可是如果如果您心裡面還想著巴赫,那麼浪漫時期的新手法,肯定會讓您感受到不一樣的音樂熱情,一樣是堆疊音符,巴赫展現的是對位與和聲的音符之美,可是法朗克已經在表現情感,高低對比落差更大的旋律,拉出更強的音樂張力,加上速度的變化更為自由,余曉怡的演奏帶有豐富的音樂感染力,透過管風琴的聲部堆疊與對比,呈現屬於音樂家自己的浪漫情懷。

在這「器宇非凡」專輯當中,還找來小提琴簡名彥、長號與柔音號陳長伯跨刀,不過我想音響迷對「器宇非凡」這張專輯的興趣,應該集中在龐大的管風琴音樂能量,所以且讓我們集中注意力在精彩的管風琴經典曲目,聽聽看余曉怡如何炫技,駕馭屏東演藝廳年輕力盛的嶄新管風琴。

廣告
[專題報導] 余曉怡管風琴錄音現場-「器宇情深」屏東演藝廳導聆
2018 年發行「器宇非凡」管風琴專輯的台灣演奏家余曉怡,2020 年再接再厲,重回屏東演藝廳,準備推出第二張專輯「器宇情深」,本次參與團隊包括余曉怡、福爾摩沙管風琴演奏家,還有禮聲音響袁大倫,在 2020 年 8 月 17~18 日與 8 月 24-25 日錄音...《 全文

[專題報導] 可成攜手高雄音響展-余曉怡管風琴導聆音樂會
高雄音響展甫於4月18日~21日熱鬧舉辦完畢,在高雄電器公會邀請下,4月25日我來到台南南門教會,參加「余曉怡管風琴演奏.導聆音樂會」,是高雄音響展的延伸活動,不過主辦單位是珍水基金會/可成音樂班,而高雄電器公會則是協辦單位...《 全文

[音樂] 國際樂壇再添華人新秀-陸逸軒里茲大賽現場錄音
陸逸軒(Eric Lu)就是一個樂迷應該知道的新名字:他剛剛獲得2018年英國「里茲國際鋼琴大賽」(Leeds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金牌獎,而在美國出生的陸逸軒,父親是高雄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緣故,2017年他來台舉辦獨奏會...《 全文

[音樂] 薩洛新詮更顯浪漫-貝多芬晚期鋼琴奏鳴曲
[音樂] 唯有愛樂成癡,才能製作這樣的精選集-The Best of Tacet 2016選樂黑膠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Naim NSS 333、NAC 332、NAP 350 套裝試聽記
Naim 今年大動作重整自家產品線。上半年原廠家用音響外銷經理 Liam Conway 來台時,鄭重和大家介紹最新的 New Classic 系列,唯當時還只有 NSC 222 串流前級、NAP 250 後級與 NPX 300 電源供應等三款產品。時隔一個月,在慕尼黑音響展...《 全文

Simaudio Moon 641 綜擴
Simaudio Moon 旗下最新推出的高階系列 North Collection,是他們家最高技藝的展現。該系列中唯一一款綜合擴大機 641,體積不算大,但外觀上明顯與自家其他綜擴等級不同。厚重的機箱,配上兩側弧形切割、線條優雅的散熱片,全機看起來像是穿...《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