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3發表,已被閱讀 19,279 分類:唱片評論

破釜沉舟的重量級製作
張信哲黑膠專輯《歌 時代 II》


張信哲是華語歌壇中實力派美聲男高音歌手的代表人物,儘管上天賦予他辨識度極高的絕美嗓音,但他從未以此為滿足,在長達29年的歌唱生涯中,不斷為自己尋找挑戰。過去,他以專輯《心事》主打曲 --〈愛如潮水〉登上事業巔峰,成為他個人的成名代表之作,然而,不想將自己拘限於情歌的他,在1995年成立了自己的音樂工作室「潮水音樂」,逐漸擺脫唱片公司的掌控,將自己的想法灌注於專輯之中,隔年所推出《寬容》、《夢想》、《摯愛》等專輯在台灣市場中有極高的銷量,但是他1998年毅然決然地轉向大陸市場發展,以獨立製作的專輯以及巡迴演唱會,開創演唱生涯的第二波高峰。2016年,他更不畏歌手之間的晉級競爭以及踢館的挑戰,參加《我是歌手》節目,並忍著喉嚨的不適,奪下第四季節目亞軍的寶座。這次,張信哲發行黑膠專輯《歌 時代 II》,不但首度與管弦樂團同台演唱,更採用難度極高的「one take」方式錄製,在他的演唱生涯中再度締造創舉。


第二張純黑膠專輯

2013年,潘越雲的《天天天藍》專輯重新發行LP,台灣華語歌壇開始吹起一股舊片重出的風潮,唱片公司紛紛將經典專輯母帶重製推出LP,讓歌迷典藏。張信哲也跟上了這一波黑膠熱潮,不過對於音樂有所主見與堅持的他,不拿舊有的錄音重出,反而是全新製作,親自演唱,展現情歌王子的歌唱實力。

早在2016年,他推出了全新錄製的黑膠專輯《歌 時代》。在這張專輯中,張信哲除了重唱自己的成名代表作〈愛如潮水〉之外,還翻唱了電影《歲月神偷》主題曲〈歲月輕狂〉、蘇芮的〈親愛的小孩〉、李恕權的〈迴〉,對於四五十歲世代的人來說,都是屬於八、九零年代青春歲月中耳熟能詳的歌曲。另外專輯中收錄的新歌〈蒼蒼〉,還請來做牧師的爸爸在歌曲中獻唱聖經台語詩歌,展現溫暖濃厚的父子情誼。

這次新推出的《歌 時代 II》,同樣只以LP格式發行,而收錄的歌曲多為2000年後的經典之作,在歌詞內容上,對於通勤族的生活、愛情與悲歡離合多有著墨,偏重反映社會人士的心境。更重要的是,《歌 時代 II》更突破了前張專輯的製作規模,錄製工作難度甚高,幾乎可說是向不可能挑戰。


莫斯科交響樂團與美國流行樂手同台錄製

為什麼說向不可能挑戰?第一,《歌 時代 II》不僅動用多位經驗豐富的流行國外樂手,更邀請莫斯科交響樂團一同參與演出。由於與交響樂團同台演唱一直是張信哲的夢想,因此製作人李振權特別與曾經榮獲3MBS Reading 澳大利亞國家作曲家唯一首獎的音樂人伍敬彬合作編曲,並由伍敬彬擔任樂團指揮。莫斯科交響樂團對大多數的台灣人應該不算陌生,他們演奏的曲目相當廣泛,除了俄國古典樂曲外,他們也擅長演奏民謠、抒情流行樂曲等輕風格音樂,日本歌手倉木麻衣過去也有跟他們錄製專輯的經驗,這次為張信哲的歌聲伴奏,在風格上極為適合。

除了由70人組成的莫斯科交響樂團,製作團隊還請來自美國洛杉磯的樂手們,為專輯樂曲增添動感的氣息。這些樂手各個經驗豐富,其中鼓手 Brendan Buckley與拉丁天后夏奇拉、「迪士尼小天后」麥莉・希拉等明星都有過合作經驗;吉他手 Yogi Lonich 也有過與滾石樂團、史密斯飛船、聯合公園等知名搖滾樂團共同巡迴演出的經驗;貝斯手Eric Holden 也有與資深巨星大衛・佛斯特、 創作歌手喬許・葛洛班等世界級音樂巨星同台演出的經驗。美國流行樂手以及莫斯科交響樂團的伴奏,為《歌 時代 II》帶來更為豐富、多變的音響效果。


一「錄」到底,無修補機會

或許有人覺得,管弦樂團伴奏,在流行音樂專輯中不算少見,何來困難之有?然而,這張專輯錄製最難的地方,就是採用「one take」方式為現場演唱會收音。

所謂的「one take」,就猶如電影中「一鏡到底」的概念。許多專輯在錄製時,先由樂隊進錄音式錄音,再由歌手進錄音室錄音,最後再將兩者混在一起,而且有不少現場演唱會專輯再錄製時,將彩排過程以及不同場演唱會的實況錄下來,再擷取完美的部分,形成專輯。然而,這張《歌 時代 II》在錄製前,張信哲先是與美國樂手在北京百花錄音室排練,之後莫斯科交響樂團加入彩排,如此短暫的演練之後,歌手與樂手隨即在北京西單的北京音樂廳正式同台登演。由於彩排過成並無錄音,因此演唱會可以說是「一試定終身」,完全沒有反悔、修補的機會,對於歌手、樂手還有製作團隊,都是一項艱鉅的挑戰,即便錄製最為考究的古典音樂專輯,也極少採用如此嚴苛的方式錄音。如此動員浩大、挑戰重重的錄製工程,總共投入的3千5百萬元的製作成本,在現今的唱片產業來說,可以說是天文數字等級的製作。


抒情與動感均有見長

專輯A面多以抒情慢歌為主。第一首〈我好想你〉為蘇打綠為電影《小時代》所演唱的主題曲,張信哲以輕柔、細膩的聲線屢次唱出「我好想你」,加上交響樂團柔和的伴奏,散發濃厚的思念情懷,進入間奏,拳拳到肉的鼓聲,將壓抑的情緒宣洩而出,將歌曲帶向高潮。第二首〈十點半的地鐵〉為中國歌手劉錦澤所創作的歌曲,以一位在外地工作、加班夜歸的上班族視角,描繪最後一班電車上的眾生圖像,透過張信哲細膩的詮釋,不但能輕易觸動所有通勤族的心靈,更為忙碌的生活帶來紓壓、療傷的效果。之後,張信哲帶來周興哲原唱電視劇《十六個夏天》片尾曲〈以後別做朋友〉,緊接著帶來張靚穎所原唱的中國電視劇《咱們結婚吧》主題曲〈終於等到你〉,這首曲子的弦樂部分相當迷人,值得一聽,而張信哲在唱到「幸福來得好不容易」時,以完美無瑕的假音轉換帶來扣人心弦的高音,令人拍案叫絕。A面最後一首曲子為張惠妹在2001年專輯《真實》中所原唱的〈記得〉,專輯中以輕快的Bossa Nova節奏改編,搭配熱烈的銅管樂前奏,為這首曲子帶來舞動氣氛。


相較之下,B面歌曲的樂風偏向動感,氣氛熱烈。一開始,張信哲以粵語演唱電影《大話西遊》主題曲〈一生所愛〉,樂曲的鼓聲開場,將人帶進神秘的神話世界,樂曲中胡琴演奏營造出疾風呼嘯的聲音,更為樂曲增添緊張懸疑的氣氛。接下來的〈有一個人〉,為電影《被偷走的那五年》主題曲,原曲具有輕快的恰恰舞曲節奏,而在這張專輯中,編曲以動感的鼓聲節奏保留了原曲風貌,然而透過張信哲的歌聲詮釋,更為此曲帶來深情、成熟的風韻。第三首〈有情世間〉,為鄧超原唱的電影《惡棍天使》的主題曲,該曲旋律融合李叔同所作的〈送別〉,歌詞中也反覆運用船歌中常見的呼喊聲,如此富含古典氣息的抒情歌曲,由張信哲詮釋是再適合也不過了。之後,張信哲帶來蕭煌奇在專輯《孤獨的和弦》中所演唱的〈末班車〉,相較於蕭煌奇滄桑的歌聲為歌曲帶來沉痛的心情,張信哲輕柔的歌聲,更展現出對離去的人所懷抱的深深思念。專輯最後,張信哲帶來2000年演唱的名曲〈信仰〉,歌詞中唱道:「我不管心多傷,不管愛多慌,不管別人怎麼想,愛是一種信仰,把我,帶到你的身旁。」彷彿為整張專輯前面的幾首歌下了一個完美的總結:不管是面對生活、愛情或著是悲歡離合,信仰是讓我們堅持走下去的力量,而張信哲出身於基督家庭,這首歌似乎也道出了他內心最重要的支柱。

櫛比鱗次的透視感

張信哲出道將近三十年,這漫長的時間,對許多歌手的生理狀況而言,是個嚴峻的考驗。然而,聆聽此專輯,最讓我感到驚奇的地方是,張信哲的歌聲依舊保持在完美的狀態。由於專輯是現場收音,加上每一首歌曲樂隊編制不盡相同,張信哲歌聲的遠近距離在每一首曲子也有略為不同的狀況,但是依舊保持在整個音場中最前方的中央位置。大家在聆聽《歌時代 II》,可以明顯察覺到張信哲的演唱沒有任何沙啞、乾澀,尤其是真假音轉換的過程中銜接順暢,毫無疙瘩,考量到張信哲的年齡,再加上專輯以one take方式錄製,更讓人讚嘆他的嗓子是保養得如此之好。

《歌時代 II》也呈現出明晰的音場透視感。儘管我家中使用的唱頭、唱盤並非Hi-End等級系統,無法像MC唱頭那樣能重現清晰、細膩的解析力,但是從系統上依舊可以聽到歌聲在最前方、流行樂團居中、管弦樂團在後的層次。值得一提的是鼓聲,在不少曲目中,鼓聲節奏有相當吃重的表現,聆聽專輯時,可以感受到鼓聲有毫無保留的出手力度,卻又能保有凝聚、明確的形體,也不會擾亂整體聽感,與張信哲溫情的歌聲相映成趣。


不留後路,勇敢鉅獻

張信哲在《歌時代 II》中唱出了一個時代的歌曲,也為自己的演唱生涯締造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他不畏one take錄音高難度的挑戰,在專輯中展現真實又完美的一面,留下實力的見證。毫無疑問,張信哲再度突破自我,為自己、也為歌壇立下難以超越的紀錄。

廠商資訊

發行:潮水音樂
電話:(02)2939-1571/ (02)2758-8326
FB:www.facebook.com/JeffChangInternationalFansClub/

廣告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Naim NSS 333、NAC 332、NAP 350 套裝試聽記
Naim 今年大動作重整自家產品線。上半年原廠家用音響外銷經理 Liam Conway 來台時,鄭重和大家介紹最新的 New Classic 系列,唯當時還只有 NSC 222 串流前級、NAP 250 後級與 NPX 300 電源供應等三款產品。時隔一個月,在慕尼黑音響展...《 全文

Simaudio Moon 641 綜擴
Simaudio Moon 旗下最新推出的高階系列 North Collection,是他們家最高技藝的展現。該系列中唯一一款綜合擴大機 641,體積不算大,但外觀上明顯與自家其他綜擴等級不同。厚重的機箱,配上兩側弧形切割、線條優雅的散熱片,全機看起來像是穿...《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