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1發表,已被閱讀 16,635 分類:唱片評論

再造經典
奧雲再現海頓弦樂四重奏之美


先把話講清楚。

這標題所示的「海頓弦樂四重奏」,不是海頓創作的弦樂四重奏,而是莫札特提獻給海頓的六首弦樂四重奏,一般習稱為「海頓弦樂四重奏」。因為有故事,又有標題,所以也是莫札特23首弦樂四重奏作品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幾闕。

既然有故事,就來說說故事。

海頓比莫札特年長24歲,早在莫札特還是嬰兒的時候,海頓就已經在宮廷擔任樂長。他最著名的資歷,就是奧匈帝國境內地位顯赫的埃斯特哈齊家族擔任宮廷樂長。這時期的海頓作曲技巧漸漸成熟,他一面帶領樂團演出,一面積極地從事各類作品創作。他和莫札特的巧妙聯繫也發生在這個時期。

打從幼年起便展露過人音樂天賦的莫札特,一直跟著父親在各地遊走,他在聽過海頓於1772年創作的「太陽」弦樂四重奏(op. 20)之後受到啟發,在1773年時寫下K. 168~K. 173六首被稱為「維也納弦樂四重奏」的作品,當中不乏引用海頓作品當中的主題和變奏,足可見得時年17歲的莫札特對這位前輩的景仰欽羨。不過,這兩人還沒有機會見面。


雖然有人推測在1770年代和1780年代初期莫札特和海頓可能就見過面,但一般咸信他們首度晤面當在1783年12月,在一個維也納音樂家慈善協會的音樂會場合見面。兩人相見甚歡,並就此結為莫逆。此時,莫札特已停止了漂泊生涯,定居在維也納。同時海頓也跟著埃斯特哈齊公爵搬到行宮居住,離維也納不過40公里的路程,因此他可以經常前往維也納。這對忘年之交經常碰面,每當他們相會,不是聆賞四重奏演出,便是一起演奏弦樂四重奏。可以說,海頓和莫札特兩人的情誼是以弦樂四重奏為中心維持並發展的。

海頓在1781年寫了op. 33的弦樂四重奏,這六首一組的四重奏給了莫札特創作靈感,1782年到1785年,他創作了六首弦樂四重奏,經過他親自整理編排順序後,於1785年一起出版。在樂譜內頁,莫札特寫了提獻辭,提獻的對象正是海頓,也是這六首弦樂四重奏被名為「海頓弦樂四重奏」的由來。

提獻辭寫的親暱又直接,顯現兩人情誼之深厚:「一個將孩子帶到這世上的父親,決定把監護與引導孩子的責任交付給另一位男人。此人甚負名望,也是這位父親的好友。僅此,我將這六個孩子交給你,請以仁慈之心接納他們,宛如一位父親、導師與朋友一樣地對待他們。即使他們因為父親的疏漏而有些未竟之處,請您海涵,這謹代表你與他們父親之間永續的友誼。」

海頓第一次聽見這組曲子時,就是由莫札特親自參與演出。次月,在另一個場合裡他把餘下的三首曲子聽完,當天莫札特的父親也在場,他向老莫札特說:「我以上帝之名誠實以告,令郎極富品味且作曲功力深厚,是我所見所聞,最偉大的作曲家。」


他們兩人密切的互動直到1790年海頓前往倫敦發展才告一段落,但兩人的情誼仍深。1791年莫札特病逝,海頓聽聞噩耗,悲傷至極。不過,他沒忘記友人的需要,他寫信給莫札特的遺孀康斯坦絲,表明願意免費教導莫札特的兒子,隨後也確實履行了這個承諾。

這就是海頓和莫札特的故事,也是這六首海頓弦樂四重奏的故事。

這套弦樂四重奏最早創作的一首K. 387是在1782年12月31日除夕當日寫成的,基於受到海頓op.33的影響,深具端正的古典風格,甚至一些賦格手法讓人想到韓德爾和巴哈。K. 421作於1783年6月,當時莫札特剛完成C小調彌撒曲的垂憐經與光榮頌的部分,這會影響他的作曲嗎?靈感是延續的,聽第一樂章開頭那狀似合唱的和聲便知道了。

K. 428當中莫札特一方面在型式上展現了海頓的風格,又暗藏了個人的創舉,在一片大調之中又夾帶了一些晦暗的樂句。更特別的是莫札特寫了一段帶有輪旋曲風格的第四樂章,不管是弦樂四重奏或奏鳴曲,放在終樂章都是很不尋常的。這就是莫札特,偏要做人家不會做也不敢做的事。至於K. 464,這首弦樂四重奏的鋒芒完全被K. 465給遮掩了,這兩首曲子幾乎是在同時完成的,前者比後者完成時間早了4天而已。相較於後者的大膽,K. 464是內斂的,甚至是內省的,這也造就出樂曲的深度,這首曲子也深深影響了日後的貝多芬。

這六首曲子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K. 458「狩獵」和K. 465「不和諧」,一些單行選集的唱片,往往將這兩首曲子擺在一起,這套CD也把他們放在一起,見於第三張。K. 458之所以名為「狩獵」,乃在於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其輕快明朗的風格讓人聯想到狩獵時的號角。至於K. 465之所以稱為「不和諧」也是在第一樂章的開頭就可見得。莫札特用了在當時絕無僅有的前衛手法,從大提琴、中提琴、第二小提琴開始,各自演奏一個獨立的調,合奏出不和諧的音型。可是,還好,就這一段驚愕而已,隨後轉入C大調後便現光明。這個手法在當時從未出現過,不過後來卻影響了其他音樂家的創作。影響誰?還會有誰,當然是貝多芬。

擔任演奏的奧雲弦樂四重奏(Auryn Quartet)是Tacet的檯柱之一,替Tacet錄製了許多精彩的專輯,包括完整的貝多芬、布拉姆斯及海頓的弦樂四重奏。目前也錄製多張莫札特弦樂四重奏,並和日籍中提琴家今井信子合作錄下完整的莫札特弦樂五重奏,看來似乎有完成莫札特室內樂錄音的野心。


這四位弦樂家分別受教於阿瑪迪斯弦樂四重奏和瓜奈里弦樂四重奏的成員,而且他們還加入過歐洲青年管弦樂團,執掌該樂團的正是阿巴多(Claudio Abbado),因此,這四位成員的音樂風格也受到阿巴多的影響。他們在1982年於倫敦國際大賽以及慕尼黑的ARD大賽獲獎,就此揚名。

奧雲四重奏的演奏恰如其分,充分展現了莫札特的機敏和慧黠,帶有一種德奧音樂家演奏的理性風格,卻保有任何一流樂團所該具備的纖細敏感,得以將藏於音樂之中的深邃內涵給挖掘出來。相較於阿瑪迪斯弦樂四重奏的版本,這些學生們完全不讓老師專美於前,甚至在和聲的處理上更為細膩而勻稱。

更讓這份錄音佔盡前輩們便宜的是Tacet優異的錄音,乾淨又透明的聲底,把弦樂四重奏該有的精微細緻表顯無疑。各聲部的聲線極為清晰,四把樂器的定位清楚明確。Tacet不以發燒為目的,卻又造就了另一份錄音效果超卓的經典。

這是Tacet在2017年錄製、2018年甫發行的最新專輯。如果您還沒收過海頓弦樂四重奏這六首曲子,這可以是您的第一個版本,足以讓您愛上這套弦樂四重奏。如果您本身就喜歡莫札特的弦樂四重奏作品,這三張一套的專輯又豈能錯過?

廠商資訊

響韻唱片
電話:02-2778-8489
網址: www.chilinmusic.com.tw

廣告
[音樂] 唯有愛樂成癡,才能製作這樣的精選集-The Best of Tacet 2016選樂黑膠
Tacet專注於古典音樂錄音,這對一家唱片公司來講是很冒險的事。全世界聆聽古典音樂的人口少之又少,就連在先進國家也是如此,以美國為例,根據統計,一年之內參與過任何一次古典音樂相關的音樂活動者,人數約為8.8%。唱片銷售的比例更是《 全文

[音樂] 又見一張自然錄音示範片-The Best of Tacet 2013選樂黑膠
對這張The Best of Tacet 2013,Spreer說這張專輯裡的曲目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這些選曲的錄音場地都是他個人非常喜歡的地點。雖然這些地方都不一樣,但是這些地方的聲學條件都很好,錄音效果都讓Spreer感到滿意... 《 全文

[音樂] 愛,是輕柔,無須大聲-The Best of Tacet 2012選樂黑膠
這是2018年才推出的新黑膠唱片,但不是新的專輯,早在2012年就已經出了,所以這張才叫The Best of Tacet 2012。當初郭總編也寫過CD版本的介紹,內文寫道:「內中的錄音追求自然純粹,減少人為的修改,保留最多的音樂細節,透過頂尖的音響系統《 全文

[音樂] 在端正理智中聽見高雅深邃-Tacet第一張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
[音樂] 鐘錶匠遇上鐘錶匠-聽Koroliov彈拉威爾
[音樂] 跨越數百年的音樂-Tacet 2016發燒美樂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Naim NSS 333、NAC 332、NAP 350 套裝試聽記
Naim 今年大動作重整自家產品線。上半年原廠家用音響外銷經理 Liam Conway 來台時,鄭重和大家介紹最新的 New Classic 系列,唯當時還只有 NSC 222 串流前級、NAP 250 後級與 NPX 300 電源供應等三款產品。時隔一個月,在慕尼黑音響展...《 全文

Simaudio Moon 641 綜擴
Simaudio Moon 旗下最新推出的高階系列 North Collection,是他們家最高技藝的展現。該系列中唯一一款綜合擴大機 641,體積不算大,但外觀上明顯與自家其他綜擴等級不同。厚重的機箱,配上兩側弧形切割、線條優雅的散熱片,全機看起來像是穿...《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