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7發表,已被閱讀 20,214 分類:唱片評論

傅永和改編演奏
低音提琴版「巴哈無伴奏」


傅永和是誰?或許您不熟悉,但假如您常去聽國家交響樂團NSO的演出,低音大提琴首席就是他。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看就知道是為了大提琴而寫,但是傅永和這張巴哈無伴奏組曲,用的是低音大提琴。很多人可能覺得只不過是把「大提琴」換成「低音大提琴」而已,但我心底著實一驚,真的有人挑戰「全本」改編為低音大提琴,光是動心起念,想挑戰「全本」,真的要勇氣過人。

為什麼?因為非常困難!奇怪,我不過是個寫音響、聊音樂的人,又不懂得拉琴,怎麼知道低音大提琴來拉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很難?原因要從大兒子上國中講起,他參加學校弦樂團,本來應該考小提琴聲部,但是我從來不是會督促小孩練琴的爸爸,只希望他對古典音樂有點興趣,所以琴愛練不練都隨他,還跟老師溝通,不用強逼技巧,多講一些音樂轉折變化的美感,這樣的態度來練琴,小學時期快快樂樂,上了國中要考弦樂團,就怕貽笑大方,所以當弦樂團給了「選項B」,假如小提琴聲部不合格,可否自願轉低音大提琴?大兒子連想都不想,直接選又大又重的低音大提琴。為了練習,我租了一把琴,還陪他一起練,反正我們倆都是初學者,一起拉也很好玩,這才知道低音大提琴有多難拉奏。

低音大提琴的尺寸不是問題,問題是弦的直徑,又粗又硬,雖然指力可以負荷,但是要在粗壯的低音大提琴弦上面快速飛舞,絕對非常困難,還有,每一條弦之間的距離頗遠,遇上「雙弦」拉奏,一把弓要平均施力在兩條弦上面,更是幾乎不可能的任務,總會把其中一條拉得重,而另一條拉得太輕。我只是一個陪孩子拉琴,順道聽聽看在我家裡面,真正的低音大提琴聲音如何,有時還帶到喇叭中央,自己拉幾個音,聽聽看真正的低音大提琴聲音如何,然後放一張Gary Karr的唱片,比較一下音質音色的差異。


雖然我這不專業的低音大提琴經驗,純粹是為了陪公子哥讀書,但這讓我清楚知道,低音大提琴拉奏全本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絕對是難如上青天的挑戰。所以,看到傅永和這張雙CD錄音,我心想這是何許人也,如此放肆挑戰是為了什麼?

在聽CD之前,新一期「表演藝術雜誌」寄來了,好朋友歐頭竟然寫了半頁的唱片評論,原來傅永和在新片發表記者會上說:「因為看了『日出時讓悲傷終結』裡,Jordi Savall拉奏古大提琴(Viola de Gamba)而得到靈感,就在2012年把「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移調到次中音譜號,出版了讓低音提琴有第三種詮釋可能的樂譜。」

把原本寫給大提琴的曲子,換成低音大提琴拉奏,大概有兩種改編方向,要不拉奏低八度的音域,要不就是用低音大提琴拉奏高八度,讓Double Bass聽起來接近大提琴的音域,可是低八度的拉奏低音太沉,容易聽起來糊糊的,高八度的拉奏則像是掐著脖子唱歌,硬要音域最低的樂器飆高音,兩者都不自然。所以,您知道傅永和這次改編的重要性了:這是全世界第三個巴哈無伴奏的低音大提琴樂譜版本,讓低音大提琴可以在比較舒適的音域當中拉奏這首組曲,走中庸之道。

唱片內頁有前倫敦愛樂低音提琴首席湯瑪士.馬汀的推薦文,稱讚這部新編的版本考慮十分周詳,而且在技術難度上既有挑戰性又不失為通俗可奏。唱片內文寫著,傅永和參考巴哈妻子Anna Magdalena所抄寫的手稿,並且考量低音提琴在定弦上和大提琴的差異,投入了非常多的時間和精神,完成了六首組曲的移植工作。

這段文字我讀起來覺得像是「輕描淡寫」的敘述,恐怕在錄製唱片這段時間當中,傅永和在NSO演出之外,隨時隨地都在想如何定格、運指、拉弓,才能減少手指運動的多餘動作,讓音符的行進更流暢,那絕對不是「非常多的時間和精神」,更可能是全部的精神。在每一次演出與練習之間,腦海裡仍然關注在某一兩個難以克服的小節,苦思突破身體與樂器物理限制的致勝之道。


錄音地點選擇在礁溪國小。很奇特吧?為什麼要選礁溪國小?據說是傅永和先生的母校,但我想是學校空間在沒有人的情況下,可以經營出寬闊的殘響,但是唱片內頁的文字沒有記錄太多錄音的細節,包括錄音空間與麥克風擺放相關資訊,但我看到母帶後製是洋活錄音室王秉皇先生,大概就安心了。

因為是雙CD,直接播放CD1,熟悉的第一號組曲Prelude響起,低音大提琴的音像形體龐大寬闊,有著適度的音場表現,但是空間感有些奇特,感覺某些錄音空間邊界的回音傳回來,有時候聽起來有嗡嗡聲,在很低的音符有些像低頻駐波迴盪,不過最不習慣的地方是:原本應該行雲流水一般的Prelude,在低音大提琴上面卻有點不順,某些句子卡卡的,難道用低音大提琴來拉奏Prelude這麼難嗎?

我知道難,也知道這是全世界第三個樂譜版本首度錄音,第一號組曲的第二首阿勒曼德(Allemande)好一點,但是有些不順的地方還在,讓我有些擔心,接下來輕快跳躍的庫朗(Courante)怎麼辦?那可是舞曲啊!總不能變成大象跳舞一般?結果大出意料之外,庫朗舞曲活了起來,輕快的旋律竟然難不倒低音大提琴,一掃前面兩軌的疑慮,安心地聽下去。

果然,改用低音大提琴拉奏確實有難度,傅永和親自改編、親自拉奏的版本,並不能說是一個「完美」的版本,在若干困難之處,可以聽見演奏家未必能全然駕馭的小缺陷,但是像是第一號組曲輕快的吉格(Gigue)、第六號組曲的庫朗、第四號組曲的布列(Bouree I, II),這些都是輕快的舞曲,可是傅永和輕舟過萬重山,用低音大提琴沈穩的聲響,展現更為寬宏大度的樣貌。您絕對不能錯過最後一軌第六號組曲的吉格舞曲,那真是一個美好愉悅的音樂句點啊!


假如您收藏眾多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但卻從未聽過低音大提琴版,傅永和這張新錄音值得嚐鮮。當然,我必須提醒,這並不是一張完美的錄音,但假如您可以從中想像這是一張在礁溪國小的錄音,聽起來會更饒富在地樂趣。不過,我更認為傅永和這套雙CD,更像是他身為大提琴演奏者的歷史里程碑,用心改編巴哈原曲,並且親自錄音留下紀錄,光是讓CD出版就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廠商資訊

發行公司:好有感覺音樂
電話:02-2303-9376
網址:www.facebook.com/feelinggoodmusicco/

廣告
[音樂] 好萊塢等級的史詩氣勢-「盲人律師」電影原聲帶
相同的工業污染案,在台灣上演,但是幫助工殤受害者的律師,竟是全台灣第一位盲人律師,故事的張力更是扣人心弦。電影預告片裡面,光是那句:「你會請盲人律師當你的辯護律師嗎?」每個人都可以捫心自問,會嗎?我不會,因為明眼人當律師...《 全文

[音樂] 黑膠大勝CD版-鄭京和「巴哈無伴奏小提琴」
六首無伴奏小提琴曲,三片黑膠裝,一面是奏鳴曲,另一面就是組曲,假如您是聽CD,可能不會注意到這樣刻意安排的順序,可是聽黑膠時,就能注意到兩者的差異,因為奏鳴曲慢、快、慢、快四段音樂結束,LP必須要換面,在舉臂換片落針的過程中...《 全文

[音樂] 在端正理智中聽見高雅深邃-Tacet第一張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
Tacet第一次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誰拉的呢?Claus Kanngiesser。您聽過這位先生嗎?得坦承,剛看到這名字時,我也一頭霧水,單是要讀出他的姓氏,沒學過德文還真讀不太出來。不過,這名字好像在哪裡聽過,似乎有印象。查了一下《 全文

[音樂] 獨樹一格的巴哈新銓-Bach Trios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Pink Faun Scion 音樂伺服串流轉盤
荷蘭 Pink Faun 最新推出的 Scion 音樂伺服串流轉盤,標榜具有更精巧、緊湊的體型,兼具 Pink Faun 引以為傲的高性能表現,而且還更容易使用,讓你輕鬆享受高品質串流音樂的聆賞體驗。...《 全文

Elac Concentro M 807 落地喇叭
Elac 旗艦 Concentro 系列推出全新產品 M 807 喇叭,不僅搭載了新的 JET 6c 高音,中高音更採用了全新的 VXe 環形陣列技術,而且還具有多種聲音模式供使用者調整喇叭擴散特性,來適應不同的空間。M 807 處處見新...《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