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鄭京和用了五個月的時間,錄製了全本「巴哈無伴奏小提琴曲」,分別是2月19~21日、3月24~26日,4月3~5日,5月31日~6月1日錄製,總共花了十一天的時間,錄音地點在英國ST. George's Bristol,是一座作為音樂廳用途的喬治亞式教堂古蹟。這套錄音很快就發行了CD版本,而我在2016年十月才寫過CD評論,不過,當我拿到新發行的黑膠版本時,忍不住要再寫一次,因為黑膠版本不僅是首刻,更是「完勝」CD。 我聽CD,也聽黑膠,當我同時擁有兩個版本時,大多數的情況是互有勝負,各有各的好,而且黑膠調整的變數很多,有時候可以視音樂類型微調針壓,展現不同的聆聽趣味,可是鄭京和的黑膠首刻,在我把唱針放下去的剎那,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的慢板流瀉而出,犀利的小提琴,背後有著深邃寬闊的堂音,凝聚的小提琴對比寬闊的音場,我嚇了一跳,怎麼比CD好那麼多?這張CD經常伴隨我外出聽器材,已經很熟悉了,趕緊拿出來比對一下。沒錯,黑膠版本的小提琴聲響更為豐潤厚實,堂音更顯自然寬闊,CD其實沒有我說的那麼差,但是只要一比較,黑膠版馬上「完勝」。 為什麼會這樣?我不知道,或許是因為「無伴奏」的關係,像是史塔克拉奏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黑膠版本更勝CD,已經不是我說了就算數,看看現在網路上各種老版本的史塔克,價格都已經飆到天價,您就知道有多搶手,若不是那些版本音響效果驚人,光靠網路炒作絕對無法連年價格飆高。無伴奏就是只有一把小提琴拉奏,音樂極度純粹,可能因為如此,黑膠更能展現藏在錄音當中的迷人魅力。 很多人都知道巴哈寫了六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也知道他寫了六首「無伴奏小提琴曲」,可是小提琴卻不稱為組曲,因為這六首包括三首奏鳴曲與三首組曲,在巴哈的時代,奏鳴曲包含慢、快、慢、快四段,而組曲則是不同舞曲組合再一起,因為無伴奏小提琴曲同時包括了奏鳴曲與組曲,所以不會統稱為組曲。 很少CD寫過評論,隔幾月發行的LP再寫一次評論,所以在CD評論寫過的故事,自然不能重複,大家回頭去看原本的評論就好,但是LP的效果實在太好,我不禁想舉幾個例子,勾引大家想買這套黑膠的衝動。 六首無伴奏小提琴曲,三片黑膠裝,一面是奏鳴曲,另一面就是組曲,假如您是聽CD,可能不會注意到這樣刻意安排的順序,可是聽黑膠時,就能注意到兩者的差異,因為奏鳴曲慢、快、慢、快四段音樂結束,LP必須要換面,在舉臂換片落針的過程中,必須有一小段時間的停頓,以Side A到Side B來說,是第一號奏鳴曲慢板(Adagio)與第一號組曲(薩拉邦德Sarabande),就因為黑膠必須換面的停頓,您聆聽情緒有了重整的機會,更容易去注意奏鳴曲與組曲之間的差異,那是慢板與舞曲的細微變化,速度都慢,可是舞曲要有舞曲的樣子,而慢板則更純粹專注在音樂線條的雕琢。 還有,Side D(第二片LP)的夏康舞曲,雖然位居唱片內軌,但是這是精彩的部分。這首夏康舞曲,布拉姆斯聽過之後,在寫給克拉拉.舒曼的信中說:「如果我有辦法想出或寫出這樣的作品,我很確定過度的興奮一定會讓我發瘋。」夏康舞曲的旋律在開始時並不特別偉大,而是平鋪直敘,但是精彩之處在中間,鄭京和掌握了複雜當中的單純,一連串的變奏,讓原本簡單的夏康舞曲,充滿了豐富的變化,但是要在不斷變化的變奏曲當中,維持夏康舞曲的面貌,考驗的不光是拉奏技巧,更是演奏家對音樂本身的理解與想法,在繁複的變奏當中,維持夏康舞曲單純的旋律,而不能只顧著炫技,忘記夏康舞曲原本質樸的面貌。聽聽鄭京和拉奏的新版本,您會對這首夏康舞曲有更多體會。 三張一套的LP,您可以任選奏鳴曲或組曲來聽,假如您依照一面一面播放的順序,那麼最珍貴的一曲,就是Side F最內軌的吉格舞曲(Gigue),愉悅的音符卻顯得平靜,這是演奏家成熟詮釋的樣貌?或者是歲月淬鍊的韻味?聽過這套黑膠,您一定會有自己的想法,而我CD也寫,LP也寫,無非是想推更多人入坑罷了,而我確信這絕對是美好而愉悅的坑。 廠商資訊 華納音樂 地址:臺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四段133號10樓 網址:www.warnermusic.com.tw
|
|
| |
|||||||||||||||||||||||||||||||||||||||||||||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