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講究「實用」,沒什麼實際功效的音樂,地位遠遜於文學,畢竟寫一篇「出師表」能振奮人心,發揮福國利民的的大功效,可是寫史詩般的音樂,卻遠遠比不上戰鼓狂擂有效。還好,隨著中國經濟越來越發達,行有餘力,音樂逐漸浮上台面,為經濟發展鋪上文化的內涵。聆聽「春秋戰國」一片,彷彿新時代的二胡協奏曲,主幹是國樂,但手法引入西方元素,呈現波瀾壯闊的音樂氣象,也為國樂注入了嶄新風貌。 「春秋戰國」的專輯名稱,聽來就很大氣,找來中央民族樂團二胡首席金玥擔當大樑,另搭配曲笛、琵琶、古箏、古琴、箜篌、京胡,音樂主幹是純正的國樂,但編曲則頗有巧思,加入許多電子音樂,混入西洋流行音樂素材,帶有「跨界」之風。唱片另有副標題「世界電影音樂專輯」,譬如譚盾作曲的「英雄」與「臥虎藏龍」,早已揚威國際,大家也耳熟能詳。其他像是「梅蘭芳」、「蔡文姬」,曲子本身就很國樂,收錄其中不在意料之外。比較特別的是第四軌「The Brave Heart」,翻譯做「勇敢的心」,但台灣讀者比較熟悉的片名是「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用二胡拉奏起來,電子樂器與真實二胡對話交織,別有一番風味。 喜歡大場面的音響玩家,從第一軌開始就會喜歡上這張唱片,專輯同名曲「春秋戰國」,一開始就是震撼!低沈的聲響宛如平地悶雷,隨著古箏的急撥掀起序幕,等待二胡主奏上場,唱片內文寫著「兵戈鐵馬、豪情縱橫、狂放不羈、群雄逐鹿、血雨腥風」,一段柔弱的醞釀之後,跟著是二胡的強奏,內中間有的人聲呼嘯,似乎是電子音效,龐大但遙遠,透過編曲與混音的雙重手法,刻畫出國樂史詩的新風貌。第二軌的「英雄」也非常精彩,尤其單挑大樑的金玥,二胡輾轉流動,音色美極,音樂情感也極為深刻,那種情感是內斂而受控制的,古箏稱職地用較小音量陪伴著,頗有英雄美人相依偎之情,主題銜接之間銅管遠遠地呼喚,則帶著準備出征前的蒼涼。 在「春秋戰國」一片中,負責編曲的李凱也身兼創作,在音樂當中很有畫面感,而大膽引用西方流行音樂素材,則注入了國樂的新活力。對於發燒友而言,北京著名錄音師李小沛早已經是中國唱片錄音的金字招牌,他擅長使用現代混音技術,在數位音控台上調整出活生的音樂色彩,加上HQCD高品質加持,錄音與製作都在水準之上。不過問題來了:如果享用大音量聆聽「春秋戰國」,府上的音響過得了關嗎?買這張HQCD雖然比一般唱片貴一點,但如果聽出自家音響系統的破綻或弱點,怕的是換器材恐怕錢花得更多,切記、切忌。 廠商資訊 總代理:瑋秦 電話:(02)2706-6825 網址:www.welchenmusic.com
|
|
| |
||||||||||||||||||||||||||||||||||||||||||||||||||||||||||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