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7發表,已被閱讀 38,227 分類:唱片評論

想見克拉拉與布拉姆斯
「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鋼琴版


唱片封面寫著「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似乎再平常也不過了,但後面刮號寫著「世界首錄」,可就要仔細看清楚了。講「協奏曲」,自然是樂團和獨奏樂器的協奏,但德國hanssler唱片這張「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卻是由齊柏絲坦(Lilya Ziberstein)與葛本(Cord Garben)合作的雙鋼琴版,所謂「世界首錄」,講的就是沒有樂團協奏的純粹鋼琴演奏。

大部分人都記得大鬍子的布拉姆斯相貌,但「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是年輕時的作品,hanssler刻意選用年輕時的肖像當封面。
故事要回到1854年,當時布拉姆斯才21歲,在舒曼的引介下,開始受到音樂界的注意,而布拉姆斯準備創作交響曲,於是把之前寫作的「雙鋼琴奏鳴曲」的第一樂章改寫為管弦樂版,打算當作交響曲的第一樂章,不過後來布拉姆斯放棄了這個念頭,其後在1855~56年之間,把原本的「雙鋼琴奏鳴曲」發展為協奏曲,也就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1856年4月,布拉姆斯把這份手稿寄給姚阿幸,徵求他的意見,其後再把第二樂章與第三樂章補齊。可是這闕「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命運多舛,1859年首度公演,全場僅有三人鼓掌,而且這三個拍手的人馬上被旁人制止,樂評寫著「大眾為之憂慮,音樂家為之迷惘」。原因不難理解,這首鋼琴協奏曲的內容繁雜龐大,也跳脫了傳統古典的寫作方法,加上演奏技巧非常困難,欣賞這首樂曲自然也很難輕鬆以對。

在這張唱片中,俄國鋼琴家齊柏絲坦彷彿成了克拉拉‧舒曼的化身。
說音樂難?究竟難在哪裡?一開始就是排山倒海一般的第一主題群,音樂還帶著大跳的角度上揚,又厚又重的音符如驚濤駭浪一般洶湧翻騰,隨後樂團Tutti才進入比較平和的第二主題群,短暫如田園般的寧靜之後,厚重難纏、帶著角度的第一主題又出來,緊跟著是第三主題,銜接鋼琴的獨奏。可是鋼琴彈奏的旋律卻又不是傳統的Tutti再現,而是自己發展出新的主題,也難怪第一次這首鋼琴協奏曲的人會搞不清楚,怎麼鋼琴沒「照慣例」跟樂團協奏,而是自己講自己的話?光是第一樂章的發展部,一口氣就走了將近十分鐘,這麼厚重的音樂要專注聽下來,確實很累,對一般想「輕鬆聽音樂」的人來說,布拉姆斯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並不是那麼容易接受的。

不光對一般大眾聆聽造成挑戰,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對演奏者而言也是非常困難,或許因為如此,協奏曲版本很多鋼琴家嘗試,但「雙鋼琴版」卻一直沒有人挑戰,直到齊柏絲坦與葛本才打破此一紀錄。我對這「世界首錄」一直非常好奇,唱片一到手馬上在辦公室聽個三遍,下班前還不忘存入iPod,搭捷運時反覆品味。雙鋼琴版與樂團協奏版本其實不能直接比較,畢竟鋼琴再怎麼龐大強悍,也很難和樂團的能量相提並論,但在雙鋼琴版本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當年布拉姆斯創作的心情。布拉姆斯最早寫下「雙鋼琴奏鳴曲」是希望能和克拉拉‧舒曼一起演奏,而齊伯絲坦與葛本的錄音,彷彿把1854年的想望,真實地在現代重演。高聳崎嶇的第一主題,底下有另一部鋼琴如打擊樂一般地敲擊著,兩部鋼琴相互呼應,互相扶持,長達22分23秒的第一樂章,最精彩之處要屬尾奏了,當我們聽了二十分鐘之後,主題的素材大致熟悉,而尾奏卻是要悄悄地加速,撐開協奏曲龐大而壯盛的結束,齊柏絲坦與葛本默契十足,或者說葛本很稱職地跟上齊柏絲坦的速度,展現「協奏」的精神。

如果說齊柏絲坦成了克拉拉的化身,那一起雙鋼琴演奏的葛本就成了現代布拉姆斯了,只是年紀好像有點不相稱,要有戲劇性效果,找不滿二十的Kit Armstrong配齊柏絲坦,可能更寫實。
關於第二樂章的音樂,布拉姆斯在樂譜上寫了一段「降福經」的文字,說「奉主知名而來者,當受到讚美。」對照著寧靜嚴肅的旋律,彷彿是一段具有宗教熱忱的讚美詩。不過在布拉姆斯給克拉拉的一封信中曾經寫道:「我為你準備一幅柔美的畫像,就在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慢版樂章裡面。」如果用這段文字來對照音樂,不禁要想那「降福經」的文字只是障眼法,布拉姆斯真正要在慢版樂章中描繪的,竟是克拉拉的畫像,當中藏著布拉姆斯對克拉拉崇高的愛,而這份感情完全不能表達出來。布拉姆斯一邊用溫柔寧靜的音樂,描繪著克拉拉柔美的畫像,卻又藏著如熊熊烈火一般的情感。

寫這段文字要負責的。說!究竟熊熊烈火藏在哪裡?第二樂章從「降福經」開始,柔和的音樂接著會進入有如宣敘調的B段,鋼琴像講話一般零零落落地走著,然後在4分25秒時像詠歎調一般唱起歌來了,唱著唱著在4分36秒時音樂變重了,彷彿布拉姆斯終於熱烈地講出心裡面的話,接著音樂又回到宣敘調,等到5分23秒時,相同的詠歎調出來了,但5分35秒時那段熱烈的告白卻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越走越低的鋼琴,幾乎要講不出話來了,音樂又回到「降福經」。是的,布拉姆斯有千言萬語想對克拉拉說,但這般脫離世俗禮教的情感,只能藏在音樂裡面偷偷地講,而且只說一次,接下來布拉姆斯又讓嘴巴緊閉著,再也不肯透露一點點,畢竟那是不能說的秘密,心裡面想想可以,最終還是要絕望收場。

第三樂章的迴旋曲,用雙鋼琴來演奏,聆聽旨趣和交響樂團版也很不一樣,但第三樂章最能表現出齊柏絲坦演奏音色之美。迴旋曲的主題由主奏鋼琴引導,齊柏絲坦的指法清晰通透,乾淨俐落,在厚重的模進與反覆當中,保有勇往直前的情緒,迴旋曲主題幾番反覆,漂亮的琶音與速度的控制,展現出齊柏絲坦藝高人膽大的氣勢。也難怪金革唱片特別要為這張唱片穿上亮麗的黃色外衣,拿齊柏絲坦當作主打,比起原本布拉姆斯年輕的畫像當封面,賣點要好得多。布拉姆斯這首「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雙鋼琴世界首錄,可說全無冷場,齊柏絲坦與葛本則這首曲子寫下了嶄新的歷史,不禁讓我們從音樂中想見布拉姆斯與克拉拉合奏的情景,也還原了鋼琴協奏曲最貼近創作之初的本來面貌。

廠商資訊

金革唱片
客服專線:0800-031-360
網址:www.jingo.com.tw


廣告
[音樂] 光彩奪目、絢麗華美-李斯特「巡禮之年」全集
「巡禮之年」是李斯特諸多鋼琴作品中相當重要的作品,全套總共三冊,第一年瑞士,第二年義大利,第三年則沒有標示地名,李斯特不僅留下了音符,而且是非常密集、非常有份量的音符,還加上了詩歌,把旅行、詩歌與音樂融合在一起...《 全文

[音樂] 回歸純粹的古典音色-Norrington的「白遼士幻想交響曲」
從古典到浪漫,白遼士不僅在形式上創新,交響配器更是有別以往,樂團規麼更為龐大。不過從白遼士到現代,樂器製作進步了不少,響度也提升許多,使得「幻想交響曲」的音響效果更顯傑出。在諸多錄音版本中,無不想發揮高度音樂張力與對比...《 全文

[音樂] Hanssler的金牌錄音-貝多芬大提琴與鋼琴曲全集
這張「貝多芬大提琴與鋼琴曲全集」,找來1989年魯賓斯坦鋼琴大賽金牌得主Ian Fountain演奏鋼琴,搭配1970年柴可夫斯基大賽金牌得主David Geringas負責大提琴,名副其實的「金牌大作」。找國際音樂大賽金牌搭檔錄音,看似行銷意味濃厚...《 全文

[音樂] 視覺與聽覺雙重享受-喬琪亞世紀美聲精選
[音樂] 網羅2010年的精華-Hanssler Classic「精彩日耳曼」
[音樂] 紀念柏林愛樂創團-2002、2003、2004歐洲音樂會
[音樂] 巴倫波因指揮柏林愛樂-「2010歐洲音樂會在英國牛津」DVD
[音樂] 巴倫波因+賽門.拉圖-2004歐洲音樂會在希臘雅典
[音樂] 厚重當中蘊藏無限情感-杜南伊詮釋的布拉姆斯
[音樂] 二十世紀神秘鋼琴大師-特立獨行的米開蘭傑里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試聽 Luxury & Precision EA4 真空管耳擴
當 U-Headphone 主編蔡承融把 Luxury & Precision EA4 真空管耳擴,交到我手上時,說是 Luxury & Precision 創立十週年推出的耳機擴大機,慚愧,人家走過十個年頭,總編卻是第一次見識,失禮了。... 《 全文

Cambridge EXN100 串流播放器
Cambridge 自從推出 Edge 旗艦系列後,有了許多前沿的指標技術,隨後所做的,我們都能想見,就是將旗艦技術下放,讓旗下產品也能雨露均霑。EX 系列目前推出了 EXN100 串流播放器和 EXA100 綜合...《 全文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