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h Mania「發燒巴哈」所選的曲目,包含巴哈最著名的大鍵琴、管風琴與弦樂曲,搭配自然空間中栩栩如生的發燒錄音,完全符合音響迷對發燒唱片的期待。 巴哈一生與管風琴結下不解之緣,他不但是管風琴演奏家、即興演出人、作曲家,也是新造管風琴試奏技術指導專家,他的管風琴音樂博大精深,曲風有如局臨天下,後人難以企及。他一生寫過二百多首管風琴曲,題材大多取自聖詠,只有70曲為自行創作。當時大多數的風琴作曲家都是靠手指恣意馳騁鍵盤,再轉寫入譜,但巴哈則是先經大腦思考作曲再經鍵盤推敲,因此曲作變化多端而熱情洋溢,並且在結構上完全不受教條拘束。從這張以管風琴曲為主軸的選輯,即可充分領會巴哈的戲劇性結構、飛揚的情感、溫厚的內在與深思的曲意。 在巴哈的自由創作管風琴曲中,有30首最著名的前奏曲(Prelude,包括觸技曲Toccata與幻想曲Fantasia)與賦格(Fugue),即屬此類極技藝術之作。所謂前奏曲,簡單地說即是器樂作品的導引性樂曲,觸技曲則是炫耀鍵盤技巧的樂曲,賦格則是音樂結構中,不同曲調或同一曲調的不同聲部同時進行的一種「模擬對位」(有如旗鼓相當、一明一暗、一遠一近、且戰且走)。巴哈即是將觸技曲結合賦格並發揚極致的第一人,由唱片中曲1與曲8可一窺堂奧。 「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BWV565」是巴哈管風琴曲中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史托科斯基(Stokoski)的管弦改編曲更是名聞遐邇。在曲1中,由罕見的低音踏瓣大鍵琴(Pedal-Harpsichord)演奏。這種大鍵琴是在尋常大鍵琴上加裝有如風琴的的低音踏瓣發聲箱體,可以向下展延兩個八度。錄音中除了耳熟旋律,管風琴與大鍵琴演奏家丹比(Nicholas Danby)使用費爾伯格(Feldberg)踏瓣大鍵琴的詮釋與原版本的風琴演奏大異其趣,高低音鏗鏘對比強烈,清揚的極高音與踏瓣低音除了豐富了音樂表情,也考驗再生器材的重播能力。 同一曲目的曲8,則由奧圖(Hams Otto)在德國弗萊伯格(Freiberg)教堂使用西爾伯曼管風琴(Silbermann Organ)演奏,我們可以聽到自由澎湃、激烈起伏的情感與不拘形式的自由曲構,管風琴的寬廣音域與能量,在自然空間清澈迴響,聆聽有如置身教堂。西爾伯曼(1683-1753)是巴哈的好友,也是當時最著名的管風琴製作家,他們當時共同研討管風琴的設計與音效,也研發世界第一部鋼琴的內部機械結構,因此,巴哈作品以西爾伯曼管風琴演出自是權威正宗。 「C大調協奏曲」(曲2)是巴哈模仿恩斯特(Johann Ernst)作品的大鍵琴曲,尼耳利(Martin Neary)採用曲1同部大鍵琴演奏,全曲具田園風,有收穫愉悅的節慶氣氛。由於拾音距離不同,雖然低音較一般大鍵琴豐潤,但沒有曲1的戲劇性低頻踏瓣動作效果。「d小調協奏曲」(曲3)是巴哈取材自韋瓦地(Vivaldi)的管風琴曲,他嘗試以管風琴模仿弦樂的聲響,也從韋瓦地學得曲構的清晰與設計。這是巴哈在早年威瑪時期(1708-1717)的六首獨奏管風琴協奏曲之一,具快、慢、快三樂章,充滿義大利巴洛克風的精美與典雅。此曲由荷夫曼(Herbert Manfred Hoffman)演奏1783年製的史頓管風琴(Stumm Organ)以中遠距拾音,溫潤甜美音色頗有老式真空管風味,但仍然頻域寬,動態足,空間迴響自然。 「C大調前奏曲與賦格」(曲4)是巴哈在1730年左右萊比錫時期所作的前奏曲,加上早期威瑪時期的賦格組成,在此由文格(Auther Eger)使用弗萊伯格教堂的西爾曼主風琴演奏,近距拾音,充分展現此琴在威風堂堂壯潤氣勢又清晰無比歷歷分明的琴鍵音栓。前奏曲有如大合唱,賦格從小規模和聲起始,逐漸混入各種樂聲、鈸聲,最後管樂齊鳴。「踏瓣練習曲」(曲5)是巴哈在威瑪時期的簡短作品,義大利幻想曲風,由奧圖使用西爾曼為布克城堡(Burgk Castle)所製(1982年修復)的管風琴,古色古香,規模較小,清晰的中低頻域凸顯踏瓣的技巧控制。 「C大調觸技曲與賦格」(曲6)亦是巴哈在威瑪時期的傑作,採協奏曲的三段樂章形式,採集特殊的結構與極華麗的音效。觸技曲由即興風單音群先導,當中有華麗的踏瓣獨奏樂段,轉入主題,再以轉位對位模仿主題,最後以各式轉調顯示主題。慢板以小提琴協奏曲的慢板樂章方式譜寫,其中在踏瓣表達低音撥弦的頑固音型伴奏下,唱出悠揚濃情主題。賦格具有快活主題,由高音部、9音部、次9音部至低音部,依次發展當中不同音部,又以不同音部重複對位,極其特殊,最後以賦格曲風做結。這一賦格曲單獨由名鋼琴作曲家布梭尼以華麗的鋼琴改編曲而廣受喜愛。此曲由柯勒(Jol-Ernst Kohler)演奏西爾伯曼所製1742年弗勞洛伊斯(Fraureuth)管風琴,充分展示此琴的豐盛與威力,同時呈現如銀般的亮麗音彩。請特別注意16吋踏瓣長號清晰又肯定的低頻,當然此曲也非常考驗音響系統的頻寬動態與解析。 「第3號d小調為雙小提琴、弦樂與數字低音協奏曲」(曲7)是巴哈在科登時期(1717-1723)所譜寫,仍保有濃郁義大利作曲家托瑞里、羅卡特里、韋瓦地的協奏曲風格。主奏與總奏呈明顯對比,採快、慢、快三樂章形式,伴奏由弦群與數字低音擔綱。這首極受歡迎的協奏曲,雙小提琴交錯進行,極盡炫耀主奏樂器的演奏技巧與華麗裝飾,旋律也非常優美而令人陶醉。此曲由希爾沙士巴洛克樂團(Healsace Baroque Orchestra)的演奏錄音令人嘆為觀止,弦群綿密,光澤如絲,小提琴獨奏清逸甜美,大鍵琴輕聲細語,整體和諧如天籟。 巴哈的音樂精準理性,但絕非沈悶無聊,無論你聽了多少古典音樂大師作品,回頭再聽巴哈,無窮無盡的奧妙音樂會如泉湧般不斷再現,這張專輯正是可以提供你反覆聆聽、一再回味的妙品。 唱片曲目 01. 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Toccata & Fugue in d-minor, BWV565 02. C大調協奏曲Concerto in C major, BWV595 03. d小調協奏曲Concerto in d minor, BWV596 04. C大調前奏曲與賦格Prelude & Fugue in C major, BWV586 05. 踏瓣練習曲Pedal Exercitium, BWV598 06. C大調觸技曲與賦格Toccata, Adagio Fugue in C major, BWV564 07. 第3號d小調為雙小提琴、弦樂與數字低音協奏曲Concerto No.3 for 2 Violins, Strings and Continuo in d-minor, BWV1043 08. 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Toccata & Fugue in d-minor, BWV565 唱片資訊 廠牌:瑋秦音樂 唱片編號:USLJ-0024 電話:02-2706-6825 網址:www.welchenmusic.com
|
|
| |
|||||||||||||||||||||||||||||||||||||||||||||||||||||
丞遠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7 Han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